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出处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基础信息
拼音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注音ㄔㄨ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ㄉㄥ ㄓ ㄖㄣˋ ㄒ一ˊ
繁体出於水火,登之衽席
感情出于水火,登之衽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近义词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思解释)
※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的意思解释、出于水火,登之衽席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相关的谜语
与《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相关的造句
与《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穷光蛋 | 指贫苦人民。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