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筹不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例子万骑交驰,两军相见,咱手里半筹不纳。(元 朱凯《昊天塔》第二折)
基础信息
拼音bàn chóu bù nà
注音ㄅㄢˋ ㄔㄡˊ ㄅㄨˋ ㄋㄚˋ
繁体半籌不納
感情半筹不纳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一点办法都想不出。
近义词一筹莫展
反义词足智多谋
英语be at the end of one's row(be in an impass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响答影随(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半筹不纳的意思解释、半筹不纳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半筹不纳》相关的谜语
与《半筹不纳》相关的造句
与《半筹不纳》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天涯海角 |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