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胥之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例子《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
基础信息
拼音bāo xū zhī kū
注音ㄅㄠ ㄒㄨ ㄓ ㄎㄨ
感情包胥之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求外援。
近义词秦庭之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此一时彼一时(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包胥之哭的意思解释、包胥之哭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包胥之哭》相关的谜语
与《包胥之哭》相关的造句
与《包胥之哭》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任人唯亲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善自为谋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
闻所不闻 |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
春深似海 |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
草长莺飞 |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
六合之内 | 六合: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