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悬之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例子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5卷:“齐、楚不和,交兵岁久,民有倒悬之患。”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xuán zhī huàn
注音ㄉㄠˋ ㄒㄨㄢˊ ㄓ ㄏㄨㄢˋ
繁体倒懸之患
感情倒悬之患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比喻处境极端艰难。
近义词倒悬之急、倒悬之苦、倒悬之危
字义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有机可乘(意思解释)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释)
- 一网打尽(意思解释)
- 口是心非(意思解释)
- 记忆犹新(意思解释)
- 淫辞邪说(意思解释)
- 连抵其隙(意思解释)
※ 倒悬之患的意思解释、倒悬之患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倒悬之患》相关的谜语
与《倒悬之患》相关的造句
与《倒悬之患》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叫化子 | 乞丐。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