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绝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杜口无言。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基础信息
拼音dù kǒu jué yán
注音ㄉㄨˋ ㄎㄡˇ ㄐㄩㄝˊ 一ㄢˊ
繁体杜口絶言
感情杜口绝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
近义词杜口结舌、杜口无言、杜口绝舌
英语keep one's mouth shut(keep silenc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恨铁不成钢(意思解释)
- 帮倒忙(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纷红骇绿(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西学东渐(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神魂颠倒(意思解释)
※ 杜口绝言的意思解释、杜口绝言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杜口绝言》相关的谜语
与《杜口绝言》相关的造句
与《杜口绝言》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