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鱼入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例子如果捉不住打不死,让他们逃走了,就等于放鱼入海,纵虎归山。周玉清《晋西事变中的一夜》
基础信息
拼音fàng yú rù hǎi
注音ㄈㄤˋ ㄩˊ ㄖㄨˋ ㄏㄞˇ
繁体放魚入海
感情放鱼入海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留祸根。
近义词放虎归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鹰击长空(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西学东渐(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放鱼入海的意思解释、放鱼入海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放鱼入海》相关的谜语
与《放鱼入海》相关的造句
与《放鱼入海》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从容不迫 |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
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