瘅恶彰善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n è zhāng shàn
基本解释瘅:憎恨;彰:表扬。憎恨恶的,表扬善的。
出处隋·薛道衡《隋唐祖颂》:“瘅恶彰善,夷凶靖难。”
暂未找到成语瘅恶彰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瘅恶彰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骨肉分离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论黄数白 |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说一不二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
天涯海角 |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
汗牛充栋 |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败俗伤风 | 参见“败俗伤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