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寄鹅毛的成语故事


千里寄鹅毛

拼音qiān lǐ jì é máo

基本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出处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暂未找到成语千里寄鹅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千里寄鹅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斗筲之人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救世主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钻进了驾驶楼,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二百五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上气不接下气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轮扁斫轮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南辕北辙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余波未平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蝶粉蜂黄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