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文缛节的成语故事


虚文缛节

拼音xū wén rù jié

基本解释虚:虚假;缛:繁复,繁琐。虚伪的仪式,繁琐的礼节

出处梁启超《过渡时代论》:“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之过渡时代也。”


暂未找到成语虚文缛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虚文缛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书通二酉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奇花异草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力小任重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犀牛望月 《关尹子 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人心归向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广阔天地 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稳操胜券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
暴取豪夺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