猱搔虎痒的成语故事

拼音náo sāo hǔ yǎng
基本解释猱:猴。猱替老虎搔痒。形容表面曲意奉承,暗箭伤人。
出处《贤弈编》:“虎首痒,则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
猱搔虎痒的典故
老虎头顶发痒,就叫猱替它搔。猱搔个不停,抓成了一个小洞,老虎感到特别舒服而未觉察。猱便悄悄从洞中汲取老虎的脑浆吃,并把一些分给老虎吃。老虎十分得意猱很忠诚,时间久了,老虎的脑浆快吃空了,疼痛难忍,而猱早爬到很高的树上去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猱搔虎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以文乱法 |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旁敲侧击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烽火连年 |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绳之以法 |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
卬首信眉 | 《汉书 司马迁传》:“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
拉大旗作虎皮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
三长两短 |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
冠绝一时 |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
飞檐走壁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
直捣黄龙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