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口如瓶的成语故事


守口如瓶

拼音shǒu kǒu rú píng

基本解释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处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守口如瓶的典故

北宋时期,年轻有为的富弼经范仲淹的推荐,宋仁宗任命他为河阳判官,因他政绩突出,后来升为宰相,他与王安石主张变法不合,就辞去宰相之职,回到故乡隐居。他从不随便表示自己的喜怒,办事公正,主张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守口如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玉卮无当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
半路出家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以弱制强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鸿儒硕学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钻木取火 唐·慧能《坛经·疑问品》:“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道山学海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无稽之谈 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雷大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