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怜的成语故事


同病相怜

拼音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基本解释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同病相怜的典故

有位姓张的先生,家里添置了一张床,这张床的确很漂亮,床头有木雕的图案,床尾有好看的花纹,摆在卧室里,给卧室增添了不少光彩。

张先生很想让别人看到这张床,那就会听到许多赞赏的话,他特别喜欢听人恭维,于是,决定通知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好借此机会炫耀一下自己新买的床。可是,转念一想,似有不妥,因为家里来了客人,都是在前厅接待,怎么能看到卧室里的床呢。

想来想去,张先生还真想出一个办法来,那就是佯装生病,告之亲朋好友,凡来探望的,岂不都要到卧室来坐一坐?如此,便可以达到目的了。

张先生于是病卧在床,家里人遵嘱告之几位亲朋好友,说张先生有病,不能前去拜望,因分十想念亲友,希望他们有空过来坐坐。

第一位来看望张先生的是一位姓王的老朋友。

王先生刚巧新买了一双鞋,质地很好,样子也不错,于是,王先生穿着这双新鞋去张家拜访,也想趁机让张先生夸夸自己的新鞋。

王先生到了张府,被张家人引至卧室去见张先生。王先生问候过张先生,便退至坐凳旁,正襟坐下。为了让张先生看到自己的新鞋,故意把衣襟扯到一边,再把一只腿搭到另一只腿上,这样翘着脚,更容易让张先生看到鞋。

谁知道,两个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根本没注意到对方的变化。

这样坐了一会儿,张先生只好拍拍床,对王先生说:

“先生请坐近一点,坐到床上来吧,这是我新添置的床,你看如何?”

王先生心领神会,边夸床好,边指着自己的鞋说:

“新东西就是不一样,你看我这双新买的鞋,也不错吧?”

两人都怀着一样的心思,自然彼此理解,于是,两人着实地向对方吹捧了一通。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病相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可多得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没颠没倒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对官司不分个真假,辨个清浊。”
空空荡荡 浩然《艳阳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长夜之饮 《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浪费笔墨 老舍《多鼠斋杂谈》:“他便也只会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攻击别人,且自鸣得意。”
挥霍无度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不敢交与他。”
苦思冥想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胆寒发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