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的成语故事


痴人说梦

拼音chī rén shuō mèng

基本解释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傻子信以为真。现在比喻凭妄想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

出处宋 无名氏《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苏公肯亦效痴人说梦邪?”


痴人说梦的典故

从前一个外国和尚到一座中国庙里烧香,庙里的小和尚问他何姓及来自何国,外国和尚不懂他的话,跟着说何姓何国人。小和尚向住持报告外面来了何国一个姓何的和尚。众和尚纷纷出来看热闹,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痴人说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青出于蓝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迟疑不决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动天地,感鬼神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逆道乱常 唐 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物腐虫生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