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寄死归的成语故事


生寄死归

拼音shēng jì sǐ guī

基本解释寄:暂居。生似暂寓,死如归去。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


生寄死归的典故

传说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华夏领袖。一次他去南方省份巡视,与随从坐船到江心,突然一条黄龙把船托到半空,船上的人顿时五色无主。大禹则大笑道:“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黄龙见吓不到大禹,于是就仓皇而逃。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生寄死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失败是成功之母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反复无常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亦复如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无法无天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斗唇合舌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平淡无奇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表里如一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