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粮藉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出处《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例子清·夏燮《中西纪事》第16卷:“是国家正供之人,适足为赍粮藉寇之资。”
基础信息
拼音jī liáng jiè kòu
注音ㄐ一 ㄌ一ㄤˊ ㄐ一ㄝˋ ㄎㄡˋ
繁体賫糧藉寇
感情赍粮藉寇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蠢事。
近义词赍盗粮,借贼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歌功颂德(意思解释)
- 不动声色(意思解释)
- 束手无策(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讴功颂德(意思解释)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颠沛流离(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穷家富路(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赍粮藉寇的意思解释、赍粮藉寇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赍粮藉寇》相关的谜语
与《赍粮藉寇》相关的造句
与《赍粮藉寇》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