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鼎拔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例子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明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
基础信息
拼音jǔ dǐng bá shān
注音ㄐㄨˇ ㄉ一ㄥˇ ㄅㄚˊ ㄕㄢ
繁体舉鼎拔山
感情举鼎拔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力大气壮。
近义词拔山扛鼎
英语raise tripods and pull up mountain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意思解释)
- 定时炸弹(意思解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无微不至(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释)
- 阿娇金屋(意思解释)
- 角巾东路(意思解释)
- 政通人和(意思解释)
- 地平天成(意思解释)
※ 举鼎拔山的意思解释、举鼎拔山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举鼎拔山》相关的谜语
与《举鼎拔山》相关的造句
与《举鼎拔山》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灯蛾扑火 | 比喻自己找死。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居重驭轻 |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