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鼎绝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出处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何如?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莫敢辞乎?举鼎绝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基础信息
拼音jǔ dǐng jué dòu
注音ㄐㄨˇ ㄉ一ㄥˇ ㄐㄩㄝˊ ㄉㄡˋ
感情举鼎绝脰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近义词举鼎绝膑
英语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众多非一(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解释)
- 挂冠归去(意思解释)
- 风卷残云(意思解释)
- 一网打尽(意思解释)
- 心猿意马(意思解释)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思解释)
- 按捺不住(意思解释)
※ 举鼎绝脰的意思解释、举鼎绝脰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举鼎绝脰》相关的谜语
与《举鼎绝脰》相关的造句
与《举鼎绝脰》相关故事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