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民动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例子明·李贽《复麻城人书》:“能使西夏叛卒不敢逞,能使叛卒一起即扑灭,不至劳民动众。”
基础信息
拼音láo mín dòng zhòng
注音ㄌㄠˊ ㄇ一ㄣˊ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繁体勞民動衆
感情劳民动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兴师动众、劳师动众
反义词亲历亲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来去无踪(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独占鳌头(意思解释)
- 三月不知肉味(意思解释)
- 骈拇枝指(意思解释)
- 踵武相接(意思解释)
- 坐耗山空(意思解释)
※ 劳民动众的意思解释、劳民动众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劳民动众》相关的谜语
与《劳民动众》相关的造句
与《劳民动众》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明行修 |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默默无闻 |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
为民请命 |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