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告投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例子鲁迅《书信集·致李康中》:“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gào tóu zhù
注音ㄙㄢ ㄍㄠˋ ㄊㄡˊ ㄓㄨˋ
感情三告投杼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金戈铁马(意思解释)
- 脆而不坚(意思解释)
- 素昧平生(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三告投杼的意思解释、三告投杼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三告投杼》相关的谜语
与《三告投杼》相关的造句
与《三告投杼》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