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8回:“吾与公以肺腑之交,为国家大将,同心共济,何用相疑?”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xīn gòng jì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ㄍㄨㄥˋ ㄐ一ˋ
繁体同心共濟
感情同心共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和衷共济、同心协济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径情直遂(意思解释)
- 百川归海(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又红又专(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解释)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释)
- 同功一体(意思解释)
※ 同心共济的意思解释、同心共济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同心共济》相关的谜语
与《同心共济》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
醋海翻波 |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