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名全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名节得以保全。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六卷:“若是同年生并时长,在旁边听得,阻拦拉住,不但巫娘子完名全节,就是赵尼姑也保全身躯。”
例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如无指望,就同丈夫完名全节,死在阵内,倒也罢了。”
基础信息
拼音wán míng quán jié
注音ㄨㄢˊ ㄇ一ㄥˊ ㄑㄨㄢˊ ㄐ一ㄝˊ
繁体完名全節
感情完名全节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完名全节的意思解释、完名全节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完名全节》相关的谜语
与《完名全节》相关的造句
与《完名全节》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反哺之私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忧喜交集 |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