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罪之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出处《旧唐书 侯君集传》:“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例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
基础信息
拼音wèn zuì zhī shī
注音ㄨㄣˋ ㄗㄨㄟˋ ㄓ ㄕ
繁体問辠之師
感情问罪之师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前来兴师问罪的人。
英语a punitive expeditionary army(an army for punitive purpos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可胜举(意思解释)
- 绳之以法(意思解释)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释)
- 敌众我寡(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岂有此理(意思解释)
- 解甲休兵(意思解释)
- 博采众长(意思解释)
- 坐耗山空(意思解释)
※ 问罪之师的意思解释、问罪之师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问罪之师》相关的谜语
与《问罪之师》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昂首伸眉 |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不二法门 |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神经过敏 |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
不言而喻 |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