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公灭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
出处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
基础信息
拼音xùn gōng miè sī
注音ㄒㄨㄣˋ ㄍㄨㄥ ㄇ一ㄝˋ ㄙ
繁体徇公滅私
感情徇公灭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徇公忘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风驰电掣(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阿时趋俗(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广开言路(意思解释)
- 举措不当(意思解释)
※ 徇公灭私的意思解释、徇公灭私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徇公灭私》相关的谜语
与《徇公灭私》相关的造句
与《徇公灭私》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畏首畏尾 |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径情直遂 |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