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例子不许惊动,如有犯僖氏一草一木者斩首!(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
基础信息
拼音yī cǎo yī mù
注音一 ㄘㄠˇ 一 ㄇㄨˋ
繁体一艸一木
正音“草”,不能读作“cāo”。
感情一草一木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细小平常的东西。
辨形“木”,不能写作“目”。
辨析一草一木和“一针一线”;都指“细小或平常的东西”。但一草一木偏重在“草”、“木”等一些东西随处可见的东西;“一针一线”指不值钱的贱物;而一草一木没有这层意思。
近义词一针一线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妖不胜德(意思解释)
- 风言影语(意思解释)
- 肝髓流野(意思解释)
- 轮扁斫轮(意思解释)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释)
- 帮倒忙(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一草一木的意思解释、一草一木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一草一木》相关的谜语
与《一草一木》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物美价廉 |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