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知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微:微小;著:明显;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它的实质。
出处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例子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抵住歪风。
基础信息
拼音yǐ wēi zhī zhù
注音一ˇ ㄨㄟ ㄓ ㄓㄨˋ
正音“微”,不能读作“huī”。
感情以微知著是中性词。
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知”,不能写作“之”。
近义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微知著
反义词习焉不察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革风易俗(意思解释)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天缘凑合(意思解释)
- 生气勃勃(意思解释)
※ 以微知著的意思解释、以微知著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以微知著》相关的谜语
与《以微知著》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风流人物 |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轮焉奂焉 |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
一视同仁 |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