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例子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
基础信息
拼音yǐ yì nì zhì
注音一ˇ 一ˋ ㄋ一ˋ ㄓˋ
感情以意逆志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以己度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迟疑不决(意思解释)
- 冠履倒置(意思解释)
- 定时炸弹(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以意逆志的意思解释、以意逆志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
与《以意逆志》相关的谜语
与《以意逆志》相关故事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及时应令 |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
顺口溜 |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背义忘恩 |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万家灯火 | 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
一如既往 |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
间不容砺 |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
墨汁未干 |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利欲熏心 |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袭。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
万头攒动 | 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 |
秋高气爽 |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