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chéng

国成


拼音guó chéng
注音ㄍㄨㄛˊ ㄔㄥˊ

繁体國成

国成

词语解释

国成[ guó chéng ]

⒈  犹国均。国家政务的权柄。

引证解释

⒈  犹国均。国家政务的权柄。

《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毛 传:“成,平也。”
郑玄 笺:“观此君臣,谁能持国之平乎,言无有也。”
孔颖达 疏:“谁秉国成,言君臣不能持国平也。”
陈奂 传疏:“秉国成,犹云秉国均也。”
宋 曾巩 《蒲宗孟制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惟时哲辅进秉国成。”
清 黄宗羲 《董公墓志铭》:“孙 熊 二公皆书生,不知兵,迎 方 王 二师,拱手而授之国成,凡原设营兵卫军,俱隶 方 王。”
《明史·刘宗周传》:“呜呼,八年之间,谁秉国成,而至於是!”

分字解释


※ "国成"的意思解释、国成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与《国成》相关的造句

与《国成》相关的歇后语歇后语

与《国成》相关故事

造句


1.桥啊,家乡的桥,民族的桥,你一端连着昔日的贫困,一端连着今日的繁荣,坚实的桥墩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屈的个性。“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伟大的中国成功架设了一座座通向小康、走向世界的理想大桥。

2.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和谐,和谐祖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美丽的色彩,人民安居乐业,祖国欣欣向荣,各族儿女和谐发展,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4.在这里,曾闯入八国联军的队列,曾踏进日寇的铁蹄;在这里,也迸发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呐喊,发出了新中国成立的庄严宣告。

5., 松树正是以她那傲然屹立的姿态,愤然向上的精神,被人们视为楷模。七十年代,我国成功解决了松针叶的利用问题。松树可能万万想不到,自己的松针能被我们所利用。但她知道后,又马上把自己的松针献出来,为人类造福。

6.松树正是以她那傲然屹立的姿态,愤然向上的精神,被人们视为楷模。七十年代,我国成功解决了松针叶的利用问题。松树可能万万想不到,自己的松针能被我们所利用。但她知道后,又马上把自己的松针献出来,为人类造福。

7.中国的历史转折点在于新中国成立之后,革故鼎新,百废俱兴,所以兴国安邦。

8.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9.昨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郫县分会场闭幕式暨第30届郫县望丛赛歌会,在郫县望丛祠举行。

10.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栾城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各项事业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