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

俯首


拼音fǔ shǒu
注音ㄈㄨˇ ㄕㄡˇ
词性动词


俯首

词语解释

俯首[ fǔ shǒu ]

⒈  低下头。

俯首做画。

bow one's head;

⒉  比喻顺从。

俯首听命。

obedient;

引证解释

⒈  低头。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百粤 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
《史记·太史公自序》:“迁 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闕。’”
宋 苏轼 《策略第五》:“百官俯首就位,歛足而退,兢兢惟恐有罪。”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博士撰解训一二通,据案抗声读,诸生俯首听,谓之讲书。”
柯岩 《美的追求者·花开花谢》:“画面上是一个沉思的姑娘,极为明丽的背景衬着一个俯首沉思的形象。”

⒉  比喻屈服。

清 魏源 《筹海篇四》:“但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怀,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
鲁迅 《花边文学·算帐》:“大莫大于尊 孔,要莫要于崇儒,所以只要尊 孔 而崇儒,便不妨向任何新朝俯首。”

⒊  頫首:犹低头。

《汉书·陈胜项籍传赞》:“百粤 之君頫首係颈,委命下吏。”
颜师古 注:“邓展 曰:‘頫音俯。’古俯字。”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又标韵孤特,若 三閭大夫、首阳 二子,寧槁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湔拂。”
梁启超 《郑褧裳画引》:“百家腾跃,頫首 宋 元。”

国语辞典

俯首[ fǔ shǒu ]

⒈  低头。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横眉 昂首

⒉  比喻顺从听命。

《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司马氏之盛,皆将军之力:维故甘心俯首。」

英语to bend one's head

德语den Kopf beugen, sich verneigen

法语baisser la tête

分字解释


※ "俯首"的意思解释、俯首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与《俯首》相关的句子

与《俯首》相关的歇后语歇后语

与《俯首》相关故事

造句


1.软弱的民族性格是万恶之源,它将导致一系列最可耻、最不可饶恕的罪恶:不思进取,坐井观天、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叛卖投降、俯首称臣;人民被杀戮、被贩卖、被奴役、被歧视;民族被改种、改文、改姓、改身份等等。世界上无数古老农耕民族就因其性格软弱,而被残酷的世界无情淘汰。

2.那三十六方渠帅,虽说名义上都是你大伯的弟子,可是如今各个手握重兵,又岂能和以往那般俯首帖耳?

3.在李太赫两世的记忆中,父亲李忠献虽然是一个严厉、苛刻的人,可是对母亲朴雅惠却是俯首帖耳,完全没有外面的那些大架子。

4.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于是俯首认罪。

5.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缰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有的俯首猛冲,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圆睁扬起了前蹄,有的扬起鬃毛甩起了马尾。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6.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缰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有的俯首猛冲,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圆睁扬起了前蹄,有的扬起鬃毛甩起了马尾。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7.小溪是英勇的,它不畏高山峻岭的隔绝,不畏脚下道路的高低,一往无前;大树是刚强的,它不畏狂风暴雨的冲击,不畏严寒酷暑的折磨,俯首屹立;灯塔是无畏的,它不怕无边黑暗的围住,不怕终年累月的孤单,永放光芒。

8.万花丛中寻真爱,有缘相聚笑开颜。经历坎坷和劫难,相知相恋释前嫌。俯首称臣我甘愿,赴汤蹈火无怨言。今生只把你来爱,海枯石烂也不变。祝情人节快乐开颜!

9.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缰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有的俯首猛冲,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圆睁扬起了前蹄,有的扬起鬃毛甩起了马尾。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10.相反,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西方社会要求男人在公共场合作出对女人俯首帖耳的样子,但在家中却飞扬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