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ng

顶礼


拼音dǐng lǐ
注音ㄉ一ㄥˇ ㄌ一ˇ

繁体頂禮

顶礼

词语解释

顶礼[ dǐng lǐ ]

⒈  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

顶礼膜拜。

shiko; buddhist salute of hending the head and kneeling in adoration;

引证解释

⒈  双膝下跪,两手伏地,以头顶尊者之足,是佛教徒最崇敬的礼节。

北魏 昙鸾 《赞阿弥陀佛偈》:“法身光轮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顶礼。”
唐 慧宣 《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诗:“心欢即顶礼,道存仍目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清河 君瑞(张君瑞 ),不胜其喜,宝兽添香,稽首顶礼。”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善男信女们也个个‘合十赞叹,欢喜布施,顶礼而散’了。”

⒉  敬礼,致敬。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如今百姓每听的 包待制 大人到 陈州 糶米去,那个不顶礼,都説俺有做主的来了。”
《水浒传》第四二回:“宋江 在马上以手加额,望空顶礼,称谢神明庇祐之力,容日专当拜还心愿。”
《西游记》第四十回:“行者 将菩萨降魔收怪的那一节,陈诉与他君臣听了,一个个顶礼不尽。”

⒊  鞠躬。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邓九公 ﹞説罢,打了一躬。老爷顶礼相还。”
王镇 《枪》第三幕:“我地下同志--一中年和尚,站在禅祠门前的香案旁,守着缘簿时时向进香的人顶礼致意。”

⒋  朝拜;瞻仰。

《花月痕》第二回:“﹝ 心印 ﹞前年顶礼 五臺 后,将便道入都,官绅延主 汾神祠。”
郁达夫 《雁荡山的秋月》:“呆立了一会,对这 雁荡山 中的秋月顶礼了十来分钟。”
徐迟 《井冈山记》:“而现在朝拜 罗霄山脉,顶礼 井冈山 这样的革命圣地,怎么也是驰车来去呢?”

⒌  崇拜;敬佩。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假和尚》:“士大夫僉顶礼佩服,大众无不涕泣赞叹。”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以世俗之顶礼 严氏(严復 )者多,故政客得利用其説以愚天下。”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三)》:“所以要顶礼 明 末的遗民,必须接受他的民族思想,这才可以心心相印。”

国语辞典

顶礼[ dǐng lǐ ]

⒈  五体投地。指以头顶礼佛足,为佛家的最敬礼。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如今百姓每听的包待制大人到陈州粜米去,哪个不顶礼。」
《西游记·第二二回》:「三藏拜谢了木叉,顶礼了站萨。」

分字解释


※ "顶礼"的意思解释、顶礼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与《顶礼》相关的谜语

与《顶礼》相关的句子

与《顶礼》相关的歇后语歇后语

与《顶礼》相关故事

造句


1.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不用自主的想要顶礼膜拜,我窟通一声跪倒在地,双眼饱含热泪说到:“安西校长。

2.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对于他们心中所信仰的东西都顶礼膜拜。

3.在树林中氤氲而起的薄雾之中,我们似乎看到一股悲壮之气在袅袅升起。面对着长眠于此的那位追日英雄,面对着舍身探究自然奥秘的先古豪杰,除了生发“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慨外,我们只能是肃然起敬,顶礼膜拜了。

4.金子的悲剧:是金子总会发光,可纵使发光,也不过被人盗走与收藏,即便少数被人瞻仰,也只是作为木偶的皮囊,权且充作佛像的金装,被一群愚蠢但极其虔诚的人顶礼膜拜!

5.血魂堂的帮主,是神州最大家族之一赵家的人,在十多年前,血魂堂帮主的名字,不止在神州,在整个世界的地下世界,就好似一面旗帜一般,让无数的人顶礼膜拜。

6.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高居海拔两千四百八十五公尺至三千五十八公左右的五台山,是中国历朝顶礼膜拜的佛教圣地。

7.若觉得只能顶礼膜拜先哲圣徒,脉代奥拉隐士苦修的宗旨又何在?也许我们都老了,也都忘了,圣徒存在的真正意义。烽火戏诸侯

8.竟有一种想要顶礼膜拜冲动,而其额头上的太极印记更是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9.他们目睹了老年人搞的那一套摧残身体的野蛮仪式,那种对木雕泥塑偶像的顶礼膜拜。他们过去从未见过这种场面。

10.他一生孤傲,独对东坡顶礼膜拜,视东坡先生为维摩诘大士化身,甚至称先生遗骨为“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