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

人格


拼音rén gé
注音ㄖㄣˊ ㄍㄜˊ
词性名词


人格

词语解释

人格[ rén gé ]

⒈  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

character; personality;

⒉  人的道德品质。

human dignity;

引证解释

⒈  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闻一多 《<李白之死>序》:“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藉以描画诗人的人格罢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他以为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点课本上的知识,而也需要师生间的感情的与人格的接触。”

⒉  人的道德品质。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五节:“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九:“﹝她﹞又没有卖淫,损害了家庭的名誉和自身的人格。”

⒊  谓人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四:“把一般争人格的青年学生,打得落花流水。”
茅盾 《动摇》八:“公家发配,太不尊重女子人格。”

国语辞典

人格[ rén gé ]

⒈  人的品格。

如:「他的人格高尚,令人敬仰。」

品德 品行 人品

⒉  心理学上指个体在生活历程中对人、己、事、物、环境,所显现的独特个性。一般用 法比「性格」广义。

⒊  法律上指得为权利、义务之主体的资格。

英语personality, integrity, dignity

德语Persönlichkeit (S, Psych)​

法语personnalité

分字解释


※ "人格"的意思解释、人格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与《人格》相关的歇后语歇后语

与《人格》相关故事

造句


1.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人们又把软饭引申为依靠有钱女人的生活,把吃软饭的看做甘愿丧失人格、不劳而获,极度鄙视。

2.“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

3.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这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

4.盖我革命策源地之广东,凡百设施,将为我国之模范,且近来妇女解放运动,亦高唱入云,为我民众拥护之国民政府,正不宜有此奖励人格堕落之举。

5.责任像是一种心灵的洁净济,能使人格升华;责任像是一朵美丽的花,虽渺小,却能装点着人们的心灵。

6.一句话,教养又可称为“圆满的人格”。这就是说,从任何角度去观察,都可看到某种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可以感动周围的人,还能有效地改善人之间的关系。我想,这就是教养的整体形象吧。

7.*理的人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8.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

9.无论如何,千万别为自己的私利、腐败而奉献,别为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被判革命、丢弃人格、国格的事而奉献,那是变态的寄生虫,那是无为的小人。

10.若光是浸沐于心中而不付于行的人,容易孤独;心有感动而久久闷住的人,迟早成疾,所以将感动化为行动,人就犹如重生。行善不能光说,宽恕也不能只是口号。言行合一,人格才能成。师言:人格成,佛格成。阮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