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七》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七
〈数〉
(1)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seven]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
其数七。——《礼记·月令》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汉书·律历志》
七主星。——《大戴礼记·易本命》
七日得。——《易·既济》。虞注:“震为七。”
凡攻木之工七。——《周礼·考工记》
有子七人。——《诗·邶风·凯风》
(3) 又如: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七年;七秩(七十大寿);七雄(指战国时秦、韩、魏、楚、燕、齐、赵七国)
(4) 七次 [seven times]。如:诸葛亮七擒孟获
词性变化
◎ 七
〈名〉
(1) 文体名。亦称七体,骚体的一种 [a kind of literary form]。如:七体(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汉·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曹植有《七启》,张协有《七命》)
(2)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四十九天为止 [seventh]。如:头七,二七,…
(3) 姓(明代有七希贤)
康熙字典
七【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
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
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
又姓。明七希賢。
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七【卷十四】【七部】
陽之正也。从一,微陰从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从七。親吉切文一
说文解字注
(七)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爲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从一。微侌從中衺出也。謂?。親吉切。十二部。凡七之屬皆从七。
包含《七》的名句
-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出自:李白《雉朝飞》
-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出自:薛道衡《人日思归》
-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出自: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出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出自:西鄙人《哥舒歌》
-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出自:杜牧《题齐安城楼》
-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出自: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出自: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出自:孟浩然《他乡七夕》
-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出自:李颀《古意》
-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出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出自:杜甫《曲江二首》
- 七的词语 组词
- 七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