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枕》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枕
名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pillow]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occipital bone]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词性变化
◎ 枕
动
(1) 枕着 [pillow]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be near to]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sleep]。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康熙字典
枕【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詩·唐風》角枕粲兮。《禮·內則》斂枕簟。
又《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
又車後橫木也。《小爾雅》軫謂之枕。
又魚腦中骨曰枕。《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
又姓。《姓苑》出下邳。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音沈。繫牛杙也。
又木名。《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
又《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
又叶知險切,音展。《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枕【卷六】【木部】
臥所薦首者。从木冘聲。章衽切
说文解字注
(枕)臥所㠯薦首者。㠯字今補。警枕曰熲。見少儀。從木。冘聲。章衽切。八部。
包含《枕》的名句
-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出自: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 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出自:顾贞观《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出自:鱼玄机《赠邻女》
-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
出自: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出自: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
出自: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出自: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出自: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出自:杜牧《齐安郡晚秋》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出自: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出自: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出自: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 枕的词语 组词
- 枕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