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冬》字相关的谜语
与《冬》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冬
〈名〉
(1)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winter]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3)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4)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the 12th month]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最后,终 [end]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词性变化
◎ 冬
東
<象>
冬冬声 [rub-a-dub;rat-tat;rat-a-tat]——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康熙字典
冬【子集下】【冫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
都宗切,篤平聲。《說文》四時盡也。《禮·月令》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樂記》冬,藏也。《前漢·律歷志》冬,終也。《白虎通》冰霜,冬之
也。《鶡冠子·環流篇》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又姓。《韻會》前燕有司馬冬壽。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冬【卷十一】【仌部】
四時盡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終字。,古文冬从日。都宗切
说文解字注
(冬)四時盡也。冬之爲言終也。考工記曰。水有時而凝。有時而釋。故冬从仌。从仌。从。會意。
亦聲。都宗切。九部。
、古文終字。見糸部。
()古文冬。从日。
包含《冬》的名句
-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出自: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出自:佚名《上邪》
-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出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出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阔。
出自: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出自: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出自:宋之问《渡汉江》
-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出自:白居易《早冬》
-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出自:苏轼《放鹤亭记》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出自:张谓《早梅》
-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出自:李商隐《陈后宫》
-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出自: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 冬的词语 组词
- 冬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