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滴
⒈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落。滴翠。水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滴漏(漏壶)。
⒉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水滴。汗滴。
⒊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滴水不漏。两滴墨水。
异体字
- 渧
汉英互译
dripping、dript、drop、globelet、gutta、instillation、trickle
造字法
形声:从氵、声
English
drip; drop of water
※ 滴的意思、基本解释,滴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在线字典查字词提供。
滴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滴》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滴
〈动〉
(1) (形声。从水,啇(
)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drip]滴,水注也。——《说文》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唐· 杜甫《发同谷县》
(2) 又如:滴沥(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来的水);滴溜当啷(不断下滴的样子)
词性变化
◎ 滴
〈名〉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drop]。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 滴
<象>
形容雨水下落和钟摆等的声音 [tick]。如:滴滴(水点连续滴下的声音;一颗颗的水珠);滴溜扑(滴溜溜扑;滴留扑;滴流扑。都形容物体跌落的声音);滴嗒(滴答;滴漉。水下流声)
◎ 滴
〈量〉
(1) 多用于颗粒状滴下的液体 [drop]
十日不饮一滴浆。——王建《伤邻家鹦鹉词》
(2) 又如:洒下几滴眼泪
康熙字典
滴【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音的。《說文》水註也。《增韻》涓滴,水點。
又瀝下也。《王子年·拾遺記》香露滴瀝。《廣韻》亦作。《法華經》作渧,與滳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滴【卷十一】【水部】
水注也。从水啻聲。都歴切
说文解字注
(滴)水注也。埤倉有渧字。讀去聲。卽滴字也。从水。啻聲。都歷切。十六部。
包含《滴》的名句
-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出自:乐婉《卜算子·答施》
-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出自: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出自: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出自: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出自:白居易《阴雨》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出自: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出自: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出自:郑燮《山中雪后》
- 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
出自:王夫之《清平乐·咏雨》
-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出自: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出自:符曾《上元竹枝词》
-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出自: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 滴的词语 组词
- 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