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溪》字相关的谜语
与《溪》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溪
嵠
〈名〉
(1) (溪本作谿)
(2)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brook;rivulet]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3)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4) 泛指小河流[rivulet]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 潇水。—— 柳宗元《愚溪诗序》
(5) 又如:溪头(溪边)
(6) 没有出口的山沟[gully]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7) 古族名 [Xi nationality]。如:溪狗(指陶侃。陶侃是东晋时的溪族人)
(8) 古州名 [Xi prefecture]。在湖南省境内
以溪、 奖、 锦三州降 楚。——《读史方舆纪要》
康熙字典
溪【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
又水註川曰谿。《廣韻》或作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谿【卷十一】【谷部】
山瀆无所通者。从谷奚聲。苦兮切
说文解字注
(谿)山無所通者。
各本作瀆。今正。
部曰。
、通溝也。讀若洞。古文作豄。釋山曰。山豄無所通、谿。然則許作
明矣。从谷。奚聲。苦兮切。十六部。
包含《溪》的名句
-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出自: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自:李白《峨眉山月歌》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出自: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出自:张旭《桃花溪》
-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出自:荀子《劝学》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出自:许浑《咸阳城东楼》
-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出自: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
- 青溪水,流得到红桥。
出自: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出自:李白《西施》
-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出自: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出自:赵鼎《寒食》
-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出自:黄庭坚《寄黄几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