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啼》字相关的谜语
与《啼》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啼
嗁
〈动〉
(1) (形声。从口,帝声。本义:放声痛心地哭)
(2) 同本义 [weep aloud]
嗁,号也。——《说文》。段注:“号,痛声也。”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儿醒大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
儿惧,啼告母。——《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啼呼(哭叫,叫唤);啼饥(因饥饿而号哭);啼天哭地(非常悲惨);啼咽(悲哽)
(4) 叫鸣 [cry]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虎啸猿啼。——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啼叫;啼唤(鸣叫);啼唱
(6) 哭泣 [tear]
儿含乳啼声。——林嗣环《口技》
(7) 又如:啼哭郎君(指办事无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词性变化
◎ 啼
〈名〉
(1) 眼泪 [tears]。
(2) 如:啼妆女(形容女子姿色迷人。东汉时,妇女以粉拭目下,有似哭啼泪痕,故名);啼眼(泪眼);啼痕(泪痕);啼妆(借指美人的泪痕)
康熙字典
啼【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嗁【卷二】【口部】
號也。从口虒聲。杜兮切
说文解字注
(嗁)号也。号各本作號。今正。号下曰。痛聲也。此可證嗁号與嘑號不同字也。号、痛聲。哭、哀聲。痛在內。哀形於外。此嗁與哭之別也。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婦人哭踊。注。悲哀有㴱淺也。若嬰兒中路失母。能勿啼乎。按鄭用襍記語也。嗁俗作啼。士喪禮作諦。古多假諦爲嗁。从口。虒聲。杜兮切。十六部。
包含《啼》的名句
-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出自: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出自: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出自: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出自: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出自:关汉卿《大德歌·春》
-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
出自: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 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
出自: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出自:李华《春行即兴》
-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出自: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出自:李白《杨叛儿》
-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出自: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出自: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 啼的词语 组词
- 啼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