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的笔顺分步演示

与《踏》字相关的谜语
与《踏》字相关的姓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踏
〈动〉
(1) 落下 [fall]。如:蹋顿(跌倒);蹋衍(指斜平的下坡路)
(2) 下垂 [hang]。如:蹋翼(耷拉着翅膀。颓丧无所作为的样子)
(3) 另见
基本词义
◎ 踏
〈动〉
(1) (形声。从足,沓(
)声。本义:足着地;踩 )(2) 同本义 [step on;tread]
踏,足著地也。——《玉篇》
足踏使坚平。——《齐民要术·种葵》
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晋书·王述传》
(3) 又如:踏步不前;踏雪(在雪地上行走);把火踏灭;踏踏(马蹄声,也作蹋蹋);踏破菜园(吃素的人,破了荤戒);踏蹑(织布时踩踏织机的踏板)
(4) 边走边唱;打拍 [beat time]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唐· 王建《水夫谣》
(5) 又如:踏场(按照乐调节拍舞蹈);踏臂(连臂而歌,踏地打节拍);踏蹄(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6) 查,勘察 [survey]。又如:踏逐(寻求,觅取);踏验(实地勘察);踏灯(元宵节上灯市看灯);踏缉(察访搜捕);踏察(勘察,探测)
(7) 迈步 [take a step]。如:踏罡步斗(道家作法时以特定方位的步子移动);踏踵(漫步);踏屣(犹行步);踏实(行步稳健;落实)
(8) 吞咽 [swallow]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唐· 李贺《感讽五首》
(9) 跟随 [follow]。如:踏肩(一个紧接一个);踏故习常(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10) 游赏 [tour and enjoy]。如:踏花(踏青,游春);踏赏(踏青赏景)
(11) 踢 [kick]。如:踏蹴(踢);踏鞠(古代的一种踢球运动)
(12) 蹬 [press down with the foot]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词性变化
◎ 踏
〈名〉
(1) 脚凳,搁脚的矮几 [footstool]。如:踏床(置于床前搁脚的小凳,用来防潮寒之气侵入脚底);踏床板(踏床);踏垫(门口除鞋尘的垫子);踏凳(踏脚凳)
(2) 鞋 [shoes]
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温庭筠《观舞妓》
(3) 另见
康熙字典
踏【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他合切《集韻》託合切,音塔。《玉篇》足著地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踐也。《說文》本作蹋。今文作踏。或作蹹。《郭茂倩·樂府》有踏歌詞、踏歌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蹋【卷二】【足部】
踐也。从足聲。徒盍切
说文解字注
(蹋)踐也。从足。聲。徒盍切。八部。俗作踏。
包含《踏》的名句
-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出自: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出自:岳飞《满江红·写怀》
-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出自: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出自:张九龄《答陆澧》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出自: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出自: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出自: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出自: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出自: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出自: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出自: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 踏的词语 组词
- 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