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3、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5、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6、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7、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8、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9、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10、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1、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12、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13、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14、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5、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1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7、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8、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9、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20、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21、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22、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23、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2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5、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26、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27、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28、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9、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30、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31、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32、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3、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34、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3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36、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37、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38、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9、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40、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41、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2、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43、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44、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5、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6、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47、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4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49、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50、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51、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52、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53、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54、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55、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56、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5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58、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59、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60、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6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62、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63、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64、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65、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66、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67、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68、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69、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70、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71、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72、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73、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74、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7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76、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77、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78、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79、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80、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81、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8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83、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84、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85、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86、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87、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8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89、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90、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9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92、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9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94、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95、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9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97、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98、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99、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0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101、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102、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103、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04、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105、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106、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07、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10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09、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110、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11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