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无信不立。
二、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三、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四、反水难收,后悔何及。
五、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六、欲端士习,先清仁习。
七、正直坦荡,表里如一。
八、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九、清慎勤,居官三字符也。
十、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
十一、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十二、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十三、徇国家之急,赴公家之难。
十四、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
十五、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十六、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十七、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十八、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
十九、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二十、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二十一、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
二十二、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二十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十四、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二十五、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二十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十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二十八、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二十九、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
三十、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
三十一、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
三十二、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
三十三、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莫守。
三十四、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
三十五、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三十六、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三十七、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三十八、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三十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四十、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四十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四十二、廉隅贞洁者,德之令也;流逸奔随者,行之污也。
四十三、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
四十四、酬薄酬厚皆为百姓血汗,位卑位尊同是人民公仆。
四十五、贪者自贪,廉者自廉,关键在于人,与钱本身无涉。
四十六、不贪不占,以品行得声誉,全心全意,当公仆赢人心。
四十七、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四十八、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四十九、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五十、心能辨事非,往事方能决断,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五十一、扣错第一颗纽扣将一错到底,挡住第一次**将一路顺风。
五十二、贪污者,必以廉洁者为不是;超超者,必以恬退者为不是。
五十三、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五十四、仁者,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五十五、惟廉而后能平,平则公矣。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
五十六、知难而进的决心,锲而不舍的精神,攻坚破难的魄力,切实可行的办法,组织协调的本领。
五十七、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
五十八、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五十九、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愚人居吏,为己谋财,弄权求利,机关算尽,永世难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