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丑病不瞒医生。
2、上床萝卜下床姜。
3、伤筋断骨一百天。
4、好人难得六月泻。
5、小单方能医大病。
6、撑痢疾,饿伤寒。
7、有病最怕乱投医。
8、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9、三肿三消,预备铁锹。
10、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11、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1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13、冬令进补,三春打虎。
14、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15、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16、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17、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18、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19、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20、查色按脉,先别阴阳。
21、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22、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23、若要长寿,经常吃素。
24、萝卜泡茶,大夫睡床。
25、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28、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9、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30、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31、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32、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33、冬吃狗肉补,春天打老虎。
34、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35、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36、多诊则识脉,屡用则达药。
37、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38、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39、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40、有病去烧香,死得更快当。
41、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42、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43、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4、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45、肝之液是泣,肺之液是涕。
46、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47、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48、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49、若要补虚损,骨头与粥炖。
50、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51、读仲景书当于无字处求之。
52、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
53、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
5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55、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
56、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57、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58、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59、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60、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61、有毛的、带刺的常能消肿定痛。
62、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63、焚香不如扫地,吃肉不如剃头。
64、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65、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66、饿不死的伤寒,吃不死的痢疾。
67、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68、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69、一只苍蝇一只虎,飞到谁家谁家苦。
70、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
71、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72、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73、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74、润肺乌发食核桃,生津安神乌梅好。
75、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76、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77、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78、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79、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80、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81、母鸡清火雄鸡燥火,梢鲢搜病甲鱼滋阴。
82、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83、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