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要打,字要练。
二、笔下龙蛇似有神。
三、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四、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五、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六、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七、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八、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九、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十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十二、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十三、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
十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十五、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十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十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十八、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十九、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二十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十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二十三、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二十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二十五、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
二十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十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十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十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三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十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三十二、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三十三、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三十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十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
三十六、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三十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十八、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十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十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十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十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四十四、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四十五、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四十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十七、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十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四十九、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五十、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五十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五十二、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五十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十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十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五十六、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五十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十八、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五十九、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六十、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六十一、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流无人舟自横。
六十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六十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六十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六十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六十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六十七、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六十八、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
六十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七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七十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七十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七十三、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七十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七十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七十六、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七十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七十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七十九、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八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八十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八十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八十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八十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八十五、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八十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八十七、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八十八、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八十九、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九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九十一、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九十二、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九十三、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九十四、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九十五、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九十六、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九十七、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九十八、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九十九、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一百、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