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言乱德。
二、三思而后行。
三、其使民也义。
四、欲速则不达。
五、民无信不立。
六、过,则匆惮改。
七、听其言而观其行。
八、小不忍则乱大谋。
九、当仁,不让于师。
十、德不孤,必有邻。
十一、我非生而知之者。
十二、未知生,焉知死?
十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十四、礼之用,和为贵。
十五、其身正,不令则行。
十六、巧言令色,鲜矣仁。
十七、放于利而行,多怨。
十八、朝闻道,夕死可矣。
十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十、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二十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二十二、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二十三、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二十四、刚、毅、木、讷近仁。
二十五、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二十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十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十八、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二十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三十一、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三十二、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三十三、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三十四、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三十五、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三十六、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三十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三十八、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三十九、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四十、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四十一、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四十二、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四十三、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四十四、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四十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四十六、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四十七、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四十八、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
四十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五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五十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五十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五十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五十四、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五十五、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五十六、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五十七、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五十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五十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六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六十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六十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六十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六十四、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六十五、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六十六、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六十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六十八、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六十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七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七十一、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七十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七十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七十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七十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七十六、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七十七、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七十八、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七十九、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八十、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八十一、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八十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八十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八十四、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八十五、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八十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八十七、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八十八、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八十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九十、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九十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九十二、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