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二、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三、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四、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李咸用《庐山》
五、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六、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七、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八、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九、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十、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十一、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十二、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十三、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十四、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十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十六、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十七、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十八、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十九、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二十、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二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二十二、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二十三、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二十四、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二十五、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孙鲂《湖上望庐山》
二十六、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只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二十七、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二十八、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二十九、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三十、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三十一、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三十二、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三十三、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三十四、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三十五、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三十六、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三十七、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三十八、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三十九、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四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四十一、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四十二、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四十三、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四十四、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四十五、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四十六、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四十七、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四十八、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彦谦《登庐山》
四十九、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