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二、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三、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四、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五、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七、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八、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九、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十、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十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十二、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十三、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十四、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十五、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十六、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十七、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十八、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十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二十、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二十一、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二十二、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二十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二十四、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二十五、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二十六、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二十七、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二十八、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二十九、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三十、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三十一、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三十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三十三、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三十四、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三十五、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三十六、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三十七、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三十八、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三十九、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四十、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四十一、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四十二、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四十三、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四十四、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四十五、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四十六、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四十七、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佚名《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四十八、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四十九、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五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五十一、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五十二、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五十三、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佚名《永遇乐·落日熔金》
五十四、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五十五、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佚名《行香子·天与秋光》
五十六、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五十七、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五十八、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五十九、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六十、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六十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六十二、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六十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