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胡子——难题(剃)
二、包子没馅——蛮(馒)头
三、吃人参——候补(后补)
四、扫把写字——大话(画)
五、水推菩萨——绝妙(庙)
六、流水滩头——有余(鱼)
七、小米点灯——犯(饭)不着
八、木头人过河——不成(沉)
九、泥人吃饺子——难言(咽)
十、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十一、电灯照鹿头——名(明)角
十二、秃子摸头皮——无法(发)
十三、船老大敬神——为何(河)
十四、上抹香水——不值一文(闻)
十五、半空中挂剪刃——高才(栽)
十六、司令上树——趾(枝)高气扬
十七、壁上挂帘子——不像话(画)
十八、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十九、小豆干饭——闷(焖)起来了
二十、弹花匠的女——只会谈(弹)
二十一、断了弦的二胡——不想(响)
二十二、景德镇停业——没词(瓷)了
二十三、樵夫卖柴——两头担心(薪)
二十四、牛角对菱角——一对奸(尖)
二十五、犁地淹死牛——伤(墒)透了
二十六、皮匠不带锥子——真(针)好
二十七、秃子头上插花——调(挑)皮
二十八、老寿星骑仙鹤——没路(鹿)
二十九、老鹰捕食——见机(鸡)行事
三十、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三十一、肉骨头落锅——肯(啃)定了
三十二、花狸猫卧房顶——活受(兽)
三十三、鸡吃胡豆——够戗(够受的)
三十四、麦秆做吹火筒——小气(器)
三十五、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三十六、屎壳郎放屁——不值一文(闻)
三十七、当兵的背算盘——找仗(账)打
三十八、母鸡带崽——各顾各(咯咕咯)
三十九、洞庭湖吹喇叭——想(响)得宽
四十、浸了水的鼓皮——不想(响)了
四十一、瘸驴的屈股——邪(斜)门歪道
四十二、癞痢头撑伞——无法(发)无天
四十三、秤砣掉在井里头——不懂(咚)
四十四、过河摸**——小心过度(渡)
四十五、醋坛里打酒——满不在乎(壶)
四十六、铁匠死了不闭眼——欠捶(锤)
四十七、铁匠生炉子——煽(扇)风点火
四十八、门头沟打官司——没(煤)的事
四十九、高粱地里找棒子——瞎摆(掰)
五十、黑瞎子坐月子——吓(下)熊了
五十一、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五十二、懒厨子做席——不想给你吵(炒)
五十三、扳不倒盖被子——人小辈(被)大
五十四、放大镜照臭虫——原(圆)形毕露
五十五、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
五十六、老太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五十七、脑瓜上套袜子——能出角(脚)了
五十八、鸡尾巴上拴扫帚——好伟(尾)大
五十九、大槐树上挂电灯——四方有名(明)
六十、玻璃瓶里装王八——原(圆)形毕露
六十一、青石板上撒石灰——一清(青)二白
六十二、吃稀饭泡汤——亲(清)上加亲(清)
六十三、土蚕钻进花生壳里——假充好人(仁)
六十四、骑在房梁上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六十五、吃瓜子吃出虾米来——什么人(仁)都有
六十六、大轴里套小轴——话(画)里有话(画)
六十七、泥水匠招手——要你(泥);要吐(土)
六十八、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六十九、苦瓜煮黄连——苦闷(焖);苦在一起了
七十、茶壶里煮冻梨——道(倒)出来也是酸货
七十一、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七十二、两个琵琶一个调——谈(弹)到一块儿去了
七十三、俏大姐的头发——输(梳)得光;波涛滚滚
七十四、咸菜缸里的秤砣——一言(盐)难尽(进)
七十五、泥菩萨洗脸——失(湿)面子;越洗越难看
七十六、电线杆挂灯笼——有名(明)的光棍;高明
七十七、草袋换布袋——一代(袋)强似一代(袋)
七十八、青石进了石灰窑——要留清(青)白在人间
七十九、贾家姑娘嫁贾家——假(贾)门假事(贾氏)
八十、麻袋片上绣花——一代(袋)不如一代(袋)
八十一、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阴不阴来阳不阳
八十二、堂屋里挂兽皮——不像话(画);不成话(画)
八十三、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八十四、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八十五、飞机上吹喇叭——高明(鸣);高调;想(响)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