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疹是太阴风热。
二、小单方能医大病。
三、治一经,损一经。
四、深栽洋芋浅栽姜。
五、牙痛长,腿痛短。
六、老怕伤寒少怕痨。
七、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八、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九、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十、胃喜清凉,脾喜温。
十一、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十二、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十三、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十四、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十五、冬忌生鱼,夏忌狗肉。
十六、剃头洗脚,赛过吃药。
十七、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十八、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十九、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二十、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二十一、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二十二、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二十三、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二十四、常常洗澡,虱子不咬。
二十五、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二十六、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二十七、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二十八、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二十九、早春早春,慎防春瘟。
三十、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三十一、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三十二、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三十三、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三十四、臭鱼烂虾,送命冤家。
三十五、若要长寿,经常吃素。
三十六、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三十七、要离药罐,洗手吃饭。
三十八、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三十九、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
四十、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四十一、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四十二、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四十三、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四十四、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
四十五、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四十六、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四十七、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四十八、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四十九、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五十、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五十一、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五十二、灭虱没有巧,换衣常洗澡。
五十三、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
五十四、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五十五、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五十六、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五十七、识得山中草,百岁还太早。
五十八、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五十九、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六十、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六十一、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六十二、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六十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六十四、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六十五、饿不死的伤寒,吃不死的痢疾。
六十六、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六十七、一只苍蝇一只虎,飞到谁家谁家苦。
六十八、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六十九、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七十、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
七十一、喝开水,吃熟菜,身体健康少病害。
七十二、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七十三、桃养生,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七十四、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七十五、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七十六、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七十七、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七十八、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七十九、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八十、母鸡清火雄鸡燥火,梢鲢搜病甲鱼滋阴。
八十一、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八十二、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八十三、毒病毒药医。十个大夫九“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