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舍命报国,侧身修行。
2、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3、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4、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5、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6、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7、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8、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10、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
11、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12、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
13、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5、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16、是真龙必有云,是真虎必有风。
17、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8、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
19、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21、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2、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3、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24、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5、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6、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27、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
2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9、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0、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31、如遇盛事,必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32、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33、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34、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35、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36、世上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37、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8、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39、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40、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41、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42、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43、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4、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45、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46、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47、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48、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
49、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50、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51、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5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53、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54、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
55、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56、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57、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58、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59、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60、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61、天下凡物加倍磨治,皆能变换本质,别生精彩,况人之于学乎!
62、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63、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6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65、今我何为独不然?胸中无学手无钱。平生意气自许颇,谁知傲奴乃过我。
66、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6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8、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69、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
70、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奸诈者,祸之始。
71、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72、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7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74、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7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76、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77、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78、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7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80、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一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二乐;勤劳而后憩息,三乐。
81、雅量虽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惟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82、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