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代和
满江红 其二 代和。清代。樊增祥。 罗袂生寒,试雀茗、香冷画瓷。无憀处、猛风吹竹,颤袅灯枝。不信银河全化泪,了知髹鬓未成丝。傍玉荷、闲看牡丹亭,更漏迟。笺香草,温楚词。数红豆,寄相思。向奈何天里,各自禁持。新梦都随风线断,故情那逐扇纨移。待晓珠、明定水精盘,君始知。
[清代]:樊增祥
罗袂生寒,试雀茗、香冷画瓷。无憀处、猛风吹竹,颤袅灯枝。
不信银河全化泪,了知髹鬓未成丝。傍玉荷、闲看牡丹亭,更漏迟。
笺香草,温楚词。数红豆,寄相思。向奈何天里,各自禁持。
新梦都随风线断,故情那逐扇纨移。待晓珠、明定水精盘,君始知。
羅袂生寒,試雀茗、香冷畫瓷。無憀處、猛風吹竹,顫袅燈枝。
不信銀河全化淚,了知髹鬓未成絲。傍玉荷、閑看牡丹亭,更漏遲。
箋香草,溫楚詞。數紅豆,寄相思。向奈何天裡,各自禁持。
新夢都随風線斷,故情那逐扇纨移。待曉珠、明定水精盤,君始知。
唐代·樊增祥的简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诗(419篇) 〕
:
吴金水
万顷碧琉璃,摇荡高山顶。时见碧波心,叆叇白云影。
风送瀑声来,欲更寻佳景。佳景未易寻,但觉衣裳冷。
萬頃碧琉璃,搖蕩高山頂。時見碧波心,叆叇白雲影。
風送瀑聲來,欲更尋佳景。佳景未易尋,但覺衣裳冷。
唐代:
孟浩然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
绮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别島。
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談笑光六義,發論明三倒。
唐代:
阎宽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芳草犹未荐,如何蜻蛚鸣。
秋风已振衣,客去何时归。为问当途者,宁知心有违。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
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甯知心有違。
:
金鉴才
淇园谁植露中枝,影落沧波有所思。江上纶竿高士钓,庭前竹马小儿骑。
到阶暮色重重积,穿户斜光寂寂移。莫道已临天尺五,潇湘风雨不胜悲。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潇湘風雨不勝悲。
明代:
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刚对弄雏时。眼中触处成真乐,身外浮名总不知。
元亮贫来还乞食,尧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无穷意,老树精应不作疑。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隻遊嬉。行雲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