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
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元代。蒲道源。 蔼蔼府中英,夫谁可屈指。窦君长安人,众论共推美。气和更敏才,志锐方壮齿。留胸无芥蒂,出语有纲纪。一朝过我辞,试问其所以。庙堂新立法,为吏互迁徙。简书迫程期,信宿不容止。门当道途旁,所幸还乡里。闻之心惘然,别绪纷莫理。一杯送归鞯,一言赠吾子。人生重名节,不义深可耻。青云路虽高,欲致由践履。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
[元代]:蒲道源
蔼蔼府中英,夫谁可屈指。窦君长安人,众论共推美。
气和更敏才,志锐方壮齿。留胸无芥蒂,出语有纲纪。
一朝过我辞,试问其所以。庙堂新立法,为吏互迁徙。
简书迫程期,信宿不容止。门当道途旁,所幸还乡里。
闻之心惘然,别绪纷莫理。一杯送归鞯,一言赠吾子。
人生重名节,不义深可耻。青云路虽高,欲致由践履。
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
藹藹府中英,夫誰可屈指。窦君長安人,衆論共推美。
氣和更敏才,志銳方壯齒。留胸無芥蒂,出語有綱紀。
一朝過我辭,試問其所以。廟堂新立法,為吏互遷徙。
簡書迫程期,信宿不容止。門當道途旁,所幸還鄉裡。
聞之心惘然,别緒紛莫理。一杯送歸鞯,一言贈吾子。
人生重名節,不義深可恥。青雲路雖高,欲緻由踐履。
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
唐代·蒲道源的简介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
► 蒲道源的诗(76篇) 〕
明代:
唐顺之
禅宫旧枕清湖曲,与客寻幽试共登。独树春深初着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台荒曾与施乌食,城化徒闻驻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长似为然灯。
禅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着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台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明代:
释今无
愿乞金刚四座高,长年一册压方袍。问人每爽朱提约,在我殊怜白首劳。
念佛有时行玉兔,抡材真欲踞金鳌。神宗旧事偏能忆,閒共诸僧说海涛。
願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
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鳌。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
吴俨
白屋无遗业,青年自立家。众皆称汝俭,我独恶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来不种花。有田仍负郭,著意树桑麻。
白屋無遺業,青年自立家。衆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
唐代:
庞蕴
行学非真道,徒劳神与躯。千里寻月影,终是枉工夫。
不悟缘声色,当今学者疏。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裡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
曹明贤
吾爱张夫子,蜚声翰墨场。诗篇多洒脱,器宇自轩昂。
去国头犹黑,归田鬓已苍。缔交相恨晚,步履过从忙。
吾愛張夫子,蜚聲翰墨場。詩篇多灑脫,器宇自軒昂。
去國頭猶黑,歸田鬓已蒼。締交相恨晚,步履過從忙。
明代:
吴琏
儿孙生计薄,辟地种杉松。伐树深劳念,诛茅亦费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踪。直待成梁栋,时方记老翁。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