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邹山人归锡山
送邹山人归锡山。明代。湛若水。 山人手新编,造我新泉源。一语尽今古,微言入冥玄。何以为冥玄,心性维一圈。非隐亦非显,宇宙何超全。君今领略后,宇宙在乎手。万化与万事,敛之亦无有。有无常相通,一体靡先后。如彼天地然,高明与博厚。山人吾爱焉,为爱山之泉。源泉锡山下,蟹眼长涓涓。送子归山去,观泉无观澜。心性如自得,浩浩同渊渊。
[明代]:湛若水
山人手新编,造我新泉源。一语尽今古,微言入冥玄。
何以为冥玄,心性维一圈。非隐亦非显,宇宙何超全。
君今领略后,宇宙在乎手。万化与万事,敛之亦无有。
有无常相通,一体靡先后。如彼天地然,高明与博厚。
山人吾爱焉,为爱山之泉。源泉锡山下,蟹眼长涓涓。
送子归山去,观泉无观澜。心性如自得,浩浩同渊渊。
山人手新編,造我新泉源。一語盡今古,微言入冥玄。
何以為冥玄,心性維一圈。非隐亦非顯,宇宙何超全。
君今領略後,宇宙在乎手。萬化與萬事,斂之亦無有。
有無常相通,一體靡先後。如彼天地然,高明與博厚。
山人吾愛焉,為愛山之泉。源泉錫山下,蟹眼長涓涓。
送子歸山去,觀泉無觀瀾。心性如自得,浩浩同淵淵。
唐代·湛若水的简介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 湛若水的诗(984篇) 〕
唐代:
宋之问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
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複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台。
明代:
朱诚泳
三分春色正当中,媚景撩人处处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帘风。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後,杏花香散一簾風。
宋代:
张侃
达人胸次与天宽,到处浮家得细看。满盌莼丝浮碧色,不妨邀客话儒酸。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宋代:
苏颂
朝鞍早过凤楼西,雨浥轻尘未有泥。
颁宴百壶人共醉,演纶双笔客同携。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
秦鸿
风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电炬照斯堂,烛此数子如孩嘻歒赥。壶觞共引祛霜风,座中暂卸鞍鞯靮。
風兮吾心其淅淅,雲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觞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鞯靮。
明代:
方孝孺
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
仲舒起西都,蜀汉有孔明。下帷谈正谊,濡走济群生。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
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